原南京中央国术馆概况及组织机构

  作者:郝鸿昌  原载于《少林武术》  1986年  第五期

  一. 原南京中央国术馆概况

  1928年,在南京韩家巷成立南京中央武术研究馆,不久,便正式改为闻名中外的南京中央国术馆。当时,馆长由张之江先生担任。1929年,中央国术馆迁到南京西华门头条六号。这时国术馆改组为三个处:教务处、编审处、总务处。

  第一任教务处处长由马良先生担任。后来国术馆为战争所迫,辗转迁移,1937年由南京迁到湖南长沙杜家山中学;后又经广西桂林取道越南迁往云南昆明拓东路湖北公所。在此期间,教务处处长由吴峻山先生担任,吴老先生后病逝于昆明,享年105岁。后教务处处长由孙玉铭先生担任。以后国术馆又由昆明迁往四川重庆北碚复课。1946年,战争胜利后迁回南京廖家巷二号。此时教务处处长由郝鸿昌担任.

  二. 原南京中央国术馆的组织机构

  为研究和传授武术的需要,当时南京中央国术馆的组织机构是较健全的,并聘知名人士分任各职。

  1.邀请了知名人士任董、监理事。

  2.董、监理事:戴传贤(字季陶)、李烈钧(字协和)、钮永健(字锡生)。

  3.董、监事:于右任。

  4.馆长:张之江。顾问:张洪之。(名誉馆长:冯玉祥)。

  5.副馆长:李景林,张树声,张宪(骧)伍。

  6.当时馆务分为两大门派

    ①武当门门长高振东,科长柳印虎。

    ②少林门门长王子平,科长马英图。

  7.1929年武术研究馆改名为南京中央国术馆,馆务随之改为三个处:教务处、编审处、总务处。

  教务处:

    第一任教务处处长马良。

    第二任教务处处长朱国福,副处长郭锡山。

    第三任教务处处长吴俊山,副处长杨松山。1937年杨松山辞去,由吴翼翚继任。

    第四任教务处处长孙玉铭。

    第五任教务处处长郝鸿昌。

  编审处:

    处长唐豪、姜容櫵。

    编审员金一明。

  总务处:

    处长李子茂、朱家骅。

  8. 当时国术馆著名武术家有:

    李景林传授李太极、刀、剑、棍、推手;

    杨澄甫传授杨太极、刀、剑、棍、推手;

    孙禄堂传授孙太极、刀、剑、棍、推手;

    马良传授新武术;

    马永胜传授马太极;

    吴民清、严乃康传授日本刺枪劈剑;

    吴峻山传授吴太极、八卦掌、太极推手、棍;

    陈子明传授陈太极;

    高振东传授形意拳;

    王子平传授少林拳、摔跤;

    朱国福传授形意拳、拳击;

    黄柏年传授十二形;

    于振声、马金标传授查拳、弹腿;

    马英图、郭长生、郝鸿昌传授八极拳、劈卦拳、通臂拳、散打、技击等;

    张骧伍传授八极拳;

    孙玉铭传授猿背棍;

    李玉山传授太师鞭;

    吴翼翚传授华岳心意六合八法;

    毕凤亭、马庆云传授摔跤;

    刘鸿庆传授断门枪;

    龚润田传授龚太极;

    徐宝林传授猴拳、醉拳。

  三. 原南京中央国术馆于1948年为经济所迫,无法进行招生,难以教学,从而宣告闭馆解散。

  原南京中央国术馆虽然解散了,但其学生至今遍及全国,还有不少老同志健在,还担任了重要的职务,在武术界享有盛誉。他们当中有:张文广同志(北京体育学院教授、中国武协副主席)、李锡恩同志(复旦大学教授)、温敬铭同志(武汉体育学院教授、中国武协副主席)、何福生同志(云南省武协主席)、赵子虬同志(四川省武协副主席)、刘恩绶同志(内蒙古武协副主席)、李天骥同志(天津市武协主席)、季九如同志(沈阳市武协主席)、蒋浩泉同志(安徽体院教授)等等。还有的同学在海外执教,譬如胡云华、陈玉和等在新加坡,常东升等在台湾。总之,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建立以及它在培养、成就武术人才的努力,对我国的武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,在我国的武术史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。

郝鸿昌作于1986年

[返回上一级]